fp-icon
《垃圾之書》讀後雜感 Reading birdwatcher Łubieński's account of waste catastrophe

《垃圾之書》讀後雜感 Reading birdwatcher Łubieński's account of waste catastrophe

Vanessa TSAI 蔡季妙

Vanessa TSAI 蔡季妙

發表於: 06 Feb 2023

這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始於176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科技的改革,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亦開展了對地球生態的無窮破壞。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說過,未來人類能否存活,視乎永續能源的開發或是移居外星,其人性格自負言行張狂,絕對是資產階級藉科技發展主宰世界的表表者,但你總不能不佩服他的非凡遠見。FP寫作人蔡季妙讀了「垃圾之書」,在大自然環抱下長大的她,看著生活環境的惡化和資源分配的傾斜,慨嘆個體的無能為力,亦為環保意識中的一些矯枉過正作出反思,她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的問題:你想做甚麼?你願意犧牲甚麼?你能做甚麼?(編序/黎偉亮)Another anthropocene scenario, a critical reflection of our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an ornithologist's observation. What can we do, FP contributor Vanessa Tsai asks

 

書本基本資料:
書本中文名:《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  English title: What We Leave Behind: A Birdwatcher's Dispatches from the Waste Catastrophe
書本原文名 Original title:Książka o śmieciach 
原文作者:Stanisław Łubieński (author) 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 
譯者:鄭凱庭 Translator for English version:  Zosia Krasodomska-Jones
出版社(繁體中文) :網路與書出版 English version: MacLehose Press (272 pages)
出版日期 publishing date:2022.12.29 (繁體中文) | 2022.10.13 (English translation)

 

===============================================

「妳/你知道,目前仍在使用中的最老燈泡是哪一年點亮的嗎?」期末的課堂,都是以這句話開場的。

 

一開始看到朋友推薦這本書,天真的以為,不過就又是一本討論過度浪費或提倡減塑生活的書吧。基於個人興趣及工作所需,還是應該閱讀一下,成為參考資料的其中一員。相關主題,應該會在一小段時間內就可以閱讀完畢。

 

其實,也沒錯。每一段內容所提及的全球現象,也都在不少閱讀過的資料中多多少少閱讀過。資料理解,對我而言,不難,並且很多就是複習舊知識。不是因為知識上的難,而是作者於書中細細描述的情緒,讓我無法一口氣閱讀完畢。畢竟,這些心情,對我而言,就是如此真切、無言且無解。因此這本書陪了我將近一個月。

 

書中主菜當然是各式垃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愛恨糾葛,佐以垃圾史搭配重金屬沙拉。主菜中不少是以全球化湯底燉煮,以東西方有所差異的價值觀調味。讀來五味雜陳,卻也值得細嚼慢嚥。剛開始要留意能源、環境保護等相關議題的朋友,這絕對是值得閱讀的第一本。

 

===============================================

 

「妳/你知道,目前仍在使用中的最老燈泡是哪一年點亮的嗎?」

 

很多學生從西元1990年開始猜,一直沒猜中,大家慢慢將年份往後推移,西元2000年?西元2010年?給了點提示,在1850-1950年之間,她們才慢慢往前猜測。直到西元1901年從某位學生的口中說出,答對了。「不可能吧?」、「老師,這樣他已經123歲了ㄟ」、「怎麼可能?」⋯⋯問了大家,是否有聽阿公阿嬤說過,以前的物品比較耐用。此起彼落的贊同聲。再問,那為什麼會這樣?科技進步,理論上不是應該可以製作更好、更耐用的物品嗎?我曾經也是如此天真的以為。第一次知道「讓生產商預設商品壽命」這件事實,是在2012年世界公視大展一部西班牙的紀錄片《電燈泡的陰謀》〔註1〕中看到的。久久不能釋懷。 [to watch Cosima Dannoritzer's Pret-a-jeter, or The Lightbulb Conspiracy, 2010, 53m documentary on Planned Obsolescence ]

 

書中不乏這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卻真實存在且發生著的例子。它們指出,如果“我”是握有發表權的財團代表,“我”將可以在各個政權保護下,一帆風順地累積自己的財富。將地球上的各項資源,合理合法地轉換成“我”口袋裡的財富,即使原本地球上的各項資源屬於大家。如果有機會,這個“我”會是我嗎?這個“我”會是妳/你嗎?我想,現在“我”不是我,應該很難有機會是我了。地球上的資源,已經分配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只剩搶奪了吧?

 

===============================================

 

「妳/你知道魷魚/透抽有殼/骨骼嗎?」如果我這麼問妳/你,妳/你的答案是什麼?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以魷魚殼捉弄了自己的朋友,朋友還簡單檢測了一下,說到「如果你沒有說他是魷魚殼,我會猜他是聚醯胺。」聚醯胺〔註2〕,是一種可以天然生成或以人工方式逐步聚合的聚合物。人工合成的聚醯胺可以做毛毯、牙刷、食物包裝、眼鏡架,也能做軸承、自行車輪胎、船體⋯⋯幾乎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台灣人喜歡吃海產,透抽就是被熱愛的其中一員。曾經也在新聞中看到顧客不認識透抽而給予海產粥店家負評的事。台北知名的海產粥店,曾經在網路上得到顧客一星負評,原因如下:「顧客表示在吃得很開心的時候,最後在碗裡撈出波浪狀的透明塑膠片」,店家隨即發文澄清那波浪狀的透明塑膠片其實是透抽的骨頭。這裡台灣說的透抽的骨頭或者本書作者所說的魷魚的殼,其實,就是頭足類生物有支撐作用的內骨骼。在這個人工合成物無所不在的世界,如果對這個生物一無所知,怎麼辨別那波浪狀的透明片是天然還是人工的?

 

隨著人類世(Anthropocene)〔註3〕討論的展開,究竟我們彼此心中認為的自然還相同嗎?究竟以前紀錄中的自然和現在觸目可見聚醯胺卻難以接觸活體生物的狀態下所稱呼的自然,還相同嗎?看過遼闊的天際線、廣闊無邊海岸線的我,和那些出生所見的天空就橫著高架橋;所見的海邊必矗立著離岸大風機的學生們,心中對自然的見解還相同嗎?不禁這樣思忖著。

 

===============================================

 

我究竟關心遠在北極,瘦到皮包骨的北極熊多些?還是關心在我生活周遭被困在野外玻璃瓶裡無法脫身的小甲蟲多些?

 

書中更有一些篇幅討論了生物所遭遇的待遇差別。讀來十分有同感。在社交軟體上,可以容易看到各地生態研究學者所分享的各式照片。大型動物的悲慘遭遇一定是最容易吸睛的,不論觀者原本是否關心生態。瘦到皮包骨的北極熊即使離我幾千幾萬公里遠,他的照片一出現,我都能理解他的處境。滿肚子塑膠繩的大型鯨豚,最後慘死在某個海岸上,一樣有引發同理心的效果,供人類好好反省一下減塑的必要,不過,就一下。昆蟲呢?甲蟲完全不會餓到皮包骨,因為他是骨包肉,因此,他的死不足道。況且,感覺上,他們的數量很多,每天都可能會擦肩而過。難怪,大型動物作為募款的吉祥物十分合理,而蜜蜂逐漸消失的事情也只有在生態課堂上會被提起。「這樣才能吸睛」、「這樣才有亮點」是這幾年可以一秒讓我提高警覺觀察著的用語。台灣黑熊是很多活動的吉祥物,大家都愛他,然而,台灣黑熊遇到的不當獵殺也僅是止於少數人的事。這樣的吸睛和亮點究竟對誰有好處?

 

===============================================

 

「浪費已經寫進了消費社會的本質」〔註4〕這句子來自波蘭社會學家Zygmunt Bauman。

 

這本書首次擊中胸口,而讓我有點難以承受,以致於放下書本出去走走。同一個段落結束時,作者寫道:「知足、滿意的顧客是最糟的顧客」。在這樣的洪流裡,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還能做什麼?

 

Bauman 也沒想就此罷休,繼續說:「顧客和商品的關係已經被帶進人際關係的世界裡。」〔註5〕是啊。不得不承認 Line 已經成了工作上必備的聯繫工具,所以為了工作,擁有一台可以持續更新這社交軟體的智慧型手機成為必要條件。正如之前在行政位子上有時需要到比較遠的地方出差,當我問到「是不是有任何大眾運輸工具可以抵達會場」,對方總是像遇到外星人一般的問我:「你沒有車嗎?」。主管也因此減少派我到遠地出差的次數,然而,因此被調派取代我的同事不免懷疑不想有車的我,究竟是因為真的不想有車,還是不想被派去出差。車,顯然成為了行政人員必備的配備。或者其實在台灣多數人的想像裡,車,是每個人的必備。

 

常常聽到家長問:「老師,我真的應該給我的小孩手機嗎?他都說,別的同學都有,只有我沒有」,真心地不曉得該怎麼建議。而期末讀到 Bauman 精準地說出這狀況。因此,課堂裡,就跟學生分享了這本書的一些內容:個人覺得,我漸漸失去了選擇不擁有的自由。如果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是否擁有某物品,那份自由應該要包含選擇不擁有的自由,才完整。我個人私心地認為。

===============================================

 

這本書的作者最後自己診斷出的病症,原來跟我一樣,環保神經病。或許。我的病症還輕一點。因為我還是會為了貪圖便利,利用網路購物,每每拆解寄送到家的包裹總是罪惡感橫生,可是,在沒有任何可以協助我處理生活瑣事的支持系統下,目前幫我解決生活瑣事的夥伴就是包裝繁複、碳足跡高的網路購物平台。而有這種病症的人們,其實在Covin-19疫情的這幾年,或者已經有人失去了病識感。因為,為了對抗病毒,我們每天都戴口罩,每個口罩都是消耗性的垃圾。為了對抗病毒,大家都躲在家裡,不能外出吃飯的日子,食物外送的服務,成了台灣最熱門的行業。每一次的外送,使用了多少拋棄式餐具,成為必要之惡。一切等疫情過了就會恢復了。然而,疫情過得去,環境真的就會恢復?華沙的白冠雞巢用了最「潮」的築巢材料,口罩。 在這樣人造物和生物共存的畫面裡,我究竟該讀到生物的廣大包容力?還是應該讀到人造物影響自然環境?畢竟,作者和我有差不多的想法。作者以為「唯一的安慰是,自然將繼續下去,世界沒有我們仍會繼續轉動。」〔註6〕而我,曾因為常常見到人造建築物一旦荒廢就會有茁壯的植物佔領,因而向朋友說道:「植物終將統一世界。」然後,我們的神經病還是一直維持著。

 

妳/你知道魷魚/透抽有殼/骨骼嗎?
妳/你也有這種病?拾起書本,為自己把把脈。

 

 

註:

〔1〕《電燈泡的陰謀》:https://reurl.cc/MXpLNX
〔2〕聚醯胺相關資料,引自維基百科:https://reurl.cc/06AlpM
〔3〕人類世(Anthropocene),意味著,人類的活動已經足以留下清晰的印記,在地層中留下化石,讓後世可以辨認出這段地質年代。目前這個詞尚未經過地質學家嚴格的評估,而成為真正的地質年代,雖然,這個詞在2018年7月依舊遭到國際地層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否決。〔引自:https://reurl.cc/OEZoo3〕然而,這個詞自2008年後越來越常出現在文獻中。相關資料:https://reurl.cc/lZmOA6
〔4〕引自《垃圾之書》,p170。
〔5〕引自《垃圾之書》,p171。
〔6〕引自《垃圾之書》,p211。

 

**Stanislaw Lubienski was born in 1983 in Warsaw, Poland. He is an ornithologist and writer, and contributes regularly to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e has also co-authored a series of films about the life of migrants in Warsaw. 

 

 

Related readings

Floating Projects Collectiv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