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icon
微敍事 的 家庭現象 :  牆上紋路 , 有誰在家? Marks on the wall: micro-narratives of a family phenomenon

微敍事 的 家庭現象 : 牆上紋路 , 有誰在家? Marks on the wall: micro-narratives of a family phenomenon

DING Cheuk-laam

DING Cheuk-laam

發表於: 17 Jul 2019

Ding Cheuk-laam’s notes from the 1st discussion forum of Have a Balanced Diet 3: Home-Making (12 July 2019) … … 丁卓蓝於7月12日「日常飲像影食3: 間房要唔要牆?」第一次放映和討論會後有所發現。

video still (Ding Cheuk-laam): “confused direction” 方向不分

[思路、理路]

在這個時勢做展覽,除了沒心機做, 精神難以集中外,還有不斷自責反問這個展覽是甚麼,創作是甚麼 ? 外面常有話叫生於亂世」,心感現時的確是亂 , 但是這個亂是帶有無力感的。 可以是好事, 架構崩壞後才有多點可能性,可發展更多由自己雙手掌握的事物,與此同時重新梳理和收拾。收拾過程中,你可以發現你的心和身的節奏,屬於你自己的敍事,發現後可以細嚼,再根據自己喜好的分配,把糟粕除走, 拿走既定標籤,重新安置物件與自己的連繫。最重要的是,你的習慣會改變的,隔段時間也要重新分類、放置、審視自身,再有一個新的敍事。

每個人都有他/她的獨有的敍事習慣,外界的大歷史敍事難以理所當然的介入界入,硬碰每一個人的微敍事 。而每一個人的微敍事或可連結、聚集,建立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敍事。此刻想起泥土下樹根的菌絲,面對危機時如何連繫、傳達訊息和互相發送營養。

我們相信以創作來擁有、實踐和維護自己的思想和存在空間,不再被外界規限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需要珍重 對創作有所執著的人。

[ 觀察 – 解構 – 個人自身]

放映論壇主持人梁御東攝於「咩事藝術空間」 | Guest discussant Ocean Leung: a view of art space “Things that can happen.”

回到展覽「間房要唔要牆?」,有一位看了網站的觀眾電郵指出其在思考”間” 是動詞還是副詞,我感到很有趣。這也是此展覽名字想帶出之想像闊度、疑問過程和討論空間。

我希望我們可以由觀察自己日常生活地方空間開始,由自己房間為切入點,引伸至家庭,再至周邊社會環境。 皆因家裡間不間牆都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狀態。

間房要唔要牆?」的前提是你的屋有沒空間隔牆。間牆是用甚麼物料?用石膏、木板、布甚至於一個書櫃間作為牆。

討論時智良也有提過,我們居住的公共房屋有間隔的模型,限定你可以間隔幾多面牆、如何間隔法,其實方式只有1-2 種。在觀察同時有解構。人的適應力好強,逆來順受,縱使居住環境有幾差都要捱過去。但不,不能捱,又不少人因為空間問題而引起壓力、情緒問題,身體對空間有直接的反應,從不說謊,到了臨界點,身體和心靈生病。

有多少人無一空間安心躺下去。一輩子生活為了一房子安居 ,賠上的代價是遏制一個人對生活的想像,失去了亦沒有時間去生活。但又會想世界這麼大,為何無一去處。 這麼多種國界,使你不能穿越其他地方。

[第一次放映和討論會 … … 其後]

第一次放映和討論會(7月12日)當天除了談公共房屋的牆外,還有香港居住空間和家庭關係的潛在暴力、家庭敍事的秩序、地方與自己如何連繫、錄像如何抽走情感用家庭物件敍事、觀眾觀賞習慣和方式 等等。

以放映作者為例,創作者不能籠統說一句話來概括情緒或者要說的話。像黃頌恩的作品,對我來說,她在片中用影像重覆去講一個句子。她那篇錄像文章不斷重覆寫同一句句子,貌似是同一句句子,每次也不能完全闡述那一句說話。必須如此覆述。

到外面打仗,回家也要生活,也要睡覺。有怎樣的房間,就提供怎樣的狀態給自己。好好生活,也是好好的裝備自己,到外面迎接挑戰。縱使難過,我們解構我們的舒適點,擁護我們的舒適點。當舒適點一而再三被壓低,我們不再生活舒適,就要連結和反抗。

這是第三次(年)的《日常飲像影食》。其實每一次放映都在確實和發現我對微敍事的認識,對我們自身、對我們的社會環境,和它帶給我們的可能性。感謝 Linda 告訴我「微敍事」的想法。「微敍事」同時也令我想到如何生活如何為人。

[就這樣延續下去]

上星期子木給我發了的一張圖,裡面一名女工說:「我們不是為了錢工作的。」

我必須要多謝幫手做展覽的朋友。特別是 set up 和技術上支援展覽的 Floating Projects 伙伴 : Kel Lok丶Andio丶Hoi9。 FP 有一班為藝術無條件付錢丶付力的藝術家,沒有他們,即使有概念也未能實驗。還有參展的一班藝術家們 。這是一場有意識又偶然的聚合。他們是被我拉進來一同做展覽工作的 ……。

第一次的放映展覽討論會時,Ocean 以我為策展人的角色地問我問題。我未能配上策展人的稱呼。我只是一個聚集人,寫一段文字聚集了一班好朋友丶好作品,然後很理想地靜待展品和人的關係自動發生和連結。策展是一種緣份,這也是有意識又偶然的聚合。

這放映和展覽完全沒有任何外來的金錢資助,是一班藝術家們付出時間籌備和做作品的。

我們兩個月間至少開了五次會議討論展覽大小各項的事情,而藝術家們分別擔當製作此展覽的角色,包括 嘉文設計海報、嘉璐的展覽單張、子木的文稿編輯丶Winsome 的翻譯丶Linda 做 FP 網頁的發稿和編輯丶智良在旁幫忙等等等等。希望看展的朋友除了展品、放映作品,都好好欣賞和珍惜展覽單張和海報呢!

期待著7月20日的第二場放映和討論。期待著更多的交流。

 

**Feature image of this post: a video still from Wong Chung-yan’s work.

Related posts:

Home-Making

Home-Making 2

Home-Making 3

Event announcement: Having a Balanced Diet 3: Home-making

Floating Projects Collective 2024